劉清韻 字古香。生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因出生時母親夢見觀音手持梅花,故又給她取了個小名叫觀音。劉清韻出身于江蘇東海一個鹽商之家,她的父親劉蘊堂是二品封鹺(cuó)商,家業最盛時有鹽池200座,土地200頃。富裕的家庭條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,當然這也和她父親的開明有關,“以稍聰慧,愛而教之讀”,加之她本人天資聰慧,很快就嶄露頭角。據說她一歲能言,二歲識數,三歲認字,四歲而能背唐詩、辨四聲,很早就表現出很高的天賦。六歲時,她被送到家塾和男孩子們一起讀書,到十二歲時,已是能詩善畫、在當地小有名聲的才女了。咸豐九年(1859),正值妙齡的劉清韻嫁給沭陽才子錢德奎。錢德奎,字梅坡,號香巖,多才多藝,是當地有名的才子,著有《談易》、《國學叢書》、《宋詞比較》等。才子配才女,這樁婚姻成為當地的美談;楹,兩人相知相得,生活很是美滿。他們經常在一起詠詩賦文,切磋技藝,并相互為對方的作品題詩品評,比如后來刊印的十二種小蓬萊傳奇卷首均標明“古僮錢梅坡香巖校訂”,劉清韻也為丈夫的書畫作品題了不少詩。劉清韻后來總結自己的這段生活,很是滿意,“來歸外子梅坡,又以筆墨相憐重,人生遭際,可云無憾”。在這種長時間優裕閑適的生活中,劉清韻創作了不少作品,其中有詩詞、散曲,也有戲曲,她還為自己的書房起了十分雅致的名字:小蓬萊仙館。其間值得一提的是,同治六年(1867),她隨丈夫南游杭州,在紫陽書院聽講,并與著名學者俞樾結下師生之誼。其后,她還隨丈夫到沭陽書院聽講,拜當地名士王詡為師。這些機會在當時對一個婚后的女性來講,是十分難得的,它不僅擴大了劉清韻的視野,對其文學創作當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。 |
本文地址:江蘇文史頻道 http://www.eliteconsultingservice.com/wenshi/jzws/697390.html ,楚漢網—湖北本地生活服務平臺,大愛湖北,湖北網捕捉湖北武漢生活大小事件動態,時時分享熱點資訊,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樂,相親交友,人才招聘,房產買賣,農產品批發,團購旅游門票,熱點娛樂事件等一站式資訊,讓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;另外,本站原創文章,禁止轉載,違者必究,謝謝!